首页>>保健之窗>>保健知识>>文章内容
儿童手足口病的预防
发布时间:2015-01-1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网站管理员

春夏是皮肤病高发的季节,在成人受到各类皮肤病侵袭的同时,手足口病也在侵扰着宝宝们,如何有效预防手足口病,是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数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的宝宝。手足口病常常表现为: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手足口病表现在皮肤和口腔上,但病毒会侵犯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本病流行时要加强对患者的临床监测,如出现高热、白细胞不明原因增高而查不出其他感染灶时,就要警惕暴发性心肌炎的发生。

手足口病一般一周内可康复,但如果此前疱疹破溃,极容易传染。手足口病具有流行强度大、传染性很强、传播途径复杂等特点。病毒可以通过唾液飞沫或带有病毒之苍蝇叮爬过的食物,经鼻腔、口腔传染给健康儿童,也可因直接接触而传染。

在预防方面,应注意在夏季此病流行时,尽可能少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平日教育小儿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对玩具、餐具要定期消毒。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若此病在托儿所或幼儿园内流行时,首先应将患儿与健康儿童隔离,将玩具用消毒液消毒。

家用保健方

可将金银花、茵陈、生薏仁、大青叶(即板蓝根的叶子)、甘草等放入水中,煮开后20分钟倒出,当茶饮用,三五天即可。但体虚、容易拉肚子的孩子不要喝。

对于口中长疱疹、有溃疡、口气重的孩子,除了上述方子之外,还可用灯心花、藿香、生石膏、防风、淡竹叶煎水饮用,可清心火。对于食欲不振的孩子还可在灯心花方子里增加麦芽,以开胃。

如果孩子手足出现疱疹,则可采用外洗法,用野菊花、紫草、地肤子、苦参等煮沸,冷却至适中温度时浸泡手足,以起到清热、化湿、凉血的作用。

秋季谨防手足口病传播

近段时间有孩子的家长都非常关心手足口病,儿科门诊常会听见一些家长焦虑地向医生询问:医生,我的宝宝发烧,拒食,哭闹不安,到底患了什么病?仔细检查发现有的患儿口腔内颊黏膜、舌、口唇等处可见红色斑点,有的伴疱疹,有的疱疹溃破形成溃疡,同时在患儿的手足也可发现疱疹,这就是手足口病。因为溃疡处疼痛异常,故常影响患儿吃奶吃饭,并哭闹不安。

                           文章录入:王秀萍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版权所有:常州市天宁区雕庄中心幼儿园    技术支持: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