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区级课题>>幼儿生态运动游戏的实践研究>>过程性材料>>个案观察>>文章内容
顾晓娇:“池塘边的游戏”个案观察记录
发布时间:2015-09-0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邵丽娟

 

教师观察记录
雕庄中心幼儿园 顾晓娇
观察对象:豪豪                             年龄:6岁4个月
观察记录
许多孩子在有水的池子上玩爬梯子的游戏。豪豪和另外两个小朋友一起将长竹梯搬到了水池边,豪豪叫小男孩“快点来”,男孩在对面和豪豪一起将梯子放平,把梯子房子了水池上。豪豪走到边上一个人抬起了原本竖架在小型滑滑梯上的另一个长竹梯,将竹梯抬至水池边时,发现有一个蓝衣小男孩正在尝试将短竹梯放在水池上,豪豪看了一会,跟他说:“梯子进水了,让开让开。”有一个小朋友将短竹梯移到了边上,豪豪一边注意着梯子后方,一边将梯子一头架在水池边,一头架在刚刚搭好的竹梯上,放好后他拿过蓝衣男孩手中的短竹梯,将它斜放在已经架好的两个竹梯上,放好后他观察了一会,又拿起短竹梯,搬到了另一个圆形的直径较短的水池边,和一个小伙伴两人成功的将梯子搭在了圆形水池上。最后呵呵一个小女孩合作成功放好了梯子。
观察分析:
我们在选择材料的时候一定要适应幼儿,能够促进幼儿探索,能够在尝试中获得成功体验并进一步引发探索欲望的材料。在本次活动中,豪豪一直专注于搬梯子,或自己独立完成,或和小朋友合作完成,梯子长短不同,引发的豪豪的思考也不同,梯子本身具有一定的重量可以让幼儿锻炼到手臂的力量,是不错的材料,又是很容易获得的材料。因此,本次活动的材料虽简单却有效,很好的促进了活动的开展,发展了幼儿多方面的能力。豪豪在不断地尝试中发现成功架好,需要伙伴在水池另一边的配合,第一次时他是发现撘不上有人在对面帮忙能搭上,第二次是直接架在了另一个梯子上,第三次有人在对面帮助,叫他怎么做才成功,豪豪在本次活动中也会明白要合作的道理。
观察建议:
建议教师在发现幼儿有比较危险的行为时要进行介入,最后将,可以适当的给予提醒,帮助幼儿在运动时也能够注意安全,增强安全保护意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天宁区雕庄中心幼儿园    苏ICP备05086717号-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