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区级课题>>幼儿生态运动游戏的实践研究>>过程性材料>>个案观察>>文章内容
张霞:“池塘边的游戏”个案观察记录
发布时间:2015-09-0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霞

 

教师观察记录
雕庄中心幼儿园 张霞
幼儿姓名:豪豪
幼儿年龄:6岁4个月
观察目的:在游戏过程中对器械的使用情况与同伴的互助情况
观察记录:
今天孩子玩的是利用竹梯过池塘,只见豪豪首先与两个同伴一起找来一架最长的梯子,在小池塘的中间偏左的一边小心翼翼的将竹梯竖起来,重的一头对着池塘对岸,自己紧把梯子,在两名同伴的帮助下,不断的邀请同伴“快点来”,一点一点地将梯子递过池塘,横过来,放平后迅速离开,独自一人跑过去,抓起另一根相对较长的梯子,紧握梯子中间,一个人拎着梯子又来到池塘边,一个将梯子一头架在刚刚架好的梯子上,一头架在池塘的边缘,并不断调整着位置,直到重的一头完全架在梯子上。才又从旁边小朋友手中接过一个小短梯,架子第一个架好的长梯与已架好的一个短梯上,在架短梯的过程中,发现梯子将刚刚架好的第二个长梯推离了位置,就又缩回了一些短梯,经过对方尝试后,还是放弃了将这根短梯架在一个短梯和一个长梯的中间,而是重新选择了一个类似井的地方,在看到自己不能将竖好的梯子放下时,用语言邀请旁边的“薛棋轩帮忙”将梯子慢慢放下让对面的小朋友接住,将短梯架好,回头看见旁边还凌乱的放着一个短梯,又与同伴一起将这根短梯架在第一个长梯上,架完后,迅速离开。
理性分析:
从豪豪对长短梯的选择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于今天所有进行的游戏有较为深刻的了解,他能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来选择合适的材料来达到目的,如第一个、第二个长梯的选择,他就能很快的找到目标,并知道竖过来拿梯子更省力;从以上他的表现可以看出,该孩子的运动经验丰富、运动能力较强。他很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同时在活动的过程中他能在自己需要的时候及时的寻求同伴的帮助,如长梯架的过程以及短梯竖着倒下去的时候。
所以孩子的运动经验的活动是在他不断的尝试过程中建构起来,我们要给予孩子不断尝试的机会,让他知道什么是合适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天宁区雕庄中心幼儿园    苏ICP备05086717号-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