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先生指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就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想的,就让他自己想”。孩子会做许多事情,但由于我们带的是小班小朋友,刚开始老师总是愿意事事亲力亲为,处处小心谨慎,把孩子庇护子啊自己的翅膀下。教师要收回不放心,做孩子的参谋,支持他们的活动,创造一切条件,只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相信他们都能做好。所以在平时,我们一直强调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每次画完画都让幼儿有序放入作品袋,同时提醒幼儿边边角角也要整理到位。虽然是小班的孩子,在整理方面可能意识不强,但我们旨在把这一习惯渗透到孩子的每次活动中,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整理的习惯。
临近学期结束,小班幼儿对自己这半年来的画进行了整理装订,只见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边对边角对角,大的画纸放下面,小的画纸叠放在大的画纸上面,在整理的过程中还不时和旁边的小朋友小声交流,你看,这是我画的螃蟹,这是我画的雪人,原来,大家都能整理的差强人意。
新《纲要》把情感和态度作为幼儿发展最重要的方面列在前位,处处渗透“尊重意愿,满足需要”,凸现“自主、自信”的主体精神,所以我们提倡让幼儿自己建立规则,寓教育于日常生活之中。而我们教师能做的就是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放手让孩子们有更多能力展示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