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根基。当前,多数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中各游戏区分区设置、相对独立,幼儿进入某个游戏区大多只能进行相对单一的活动,不能很好地支持幼儿的多方面协调发展。
近年来,我们在户外环境优化改造过程中,充分考虑本地资源优势和幼儿整体发展需求,尝试在一个游戏场域内融合设置多样化游戏区域,模糊各空间的功能定位,“留白”足够的弹性空间,分散建立开放式、多元化的资源中心,根据幼儿当下活动兴趣适时投放各种支持性资源,构建自然和谐、开放多元、共创互生、深度支持的开放多元式游戏场。例如我园的特色“生态户外表演游戏”,我们老师带领孩子从以前单一的室内表演游戏延伸到室外,从室外到延伸到生态运动场地。以前只有晨间户外运动、课间休息时孩子才能玩到户外生态运动器械,现在参与表演游戏时也能玩起来,大大的提高了户外运动场地的利用。打造自然、和谐、生态、多元的户外游戏化环境,充分满足幼儿亲近自然、感受自然、探究自然的需求。
在这片场地上,在哪里表演?表演什么?和谁一起表演?全由幼儿当家做主。教师要做的就是借助有心的专业观察,捕捉幼儿的问题与需求,进而对其中的材料、资源进行适宜性、动态性的调整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