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日期:2023年9月 时间:上午10:00-10:50
观察对象:淦淦 年龄:6岁个4月(2017.11)
观察地点:大一班教室 观察者:谢婧
观察目的:在一日生活中,结合自己喜欢的绘本、影视等内容以及表演游戏经验,在自然开放的氛围中与同伴合作开展表演游戏,提高幼儿的合作性、创造性以及表达表现能力。
观察记录:
区域活动开始了,韵韵、子瑜、淦淦拿着自己的进区牌在教室的各区域之间游走,淦淦来到了表演区,拿起“龙”的尾巴和头套开始给自己装扮,芯瑜和韵韵来到了语言区开始看书,说悄悄话。韵韵嘴巴贴着芯瑜的耳朵,没一会儿,两人就笑了起来。随着她们的视线看过去,发现淦淦一个人在教室前面的空地上打滚,“嘶吼”。
芯瑜:“淦淦,你在干什么?你在发疯吗?”
淦淦:“我是恐龙,我在捕猎。我很厉害的!”
芯瑜拉着韵韵的手,走到淦淦旁边哈哈大笑起来:“你是打滚的恐龙,你有点都不厉害。”说完,还拍了拍淦淦的“恐龙”尾巴。
“你干嘛打我?”淦淦生气地对她们说,“你是恐龙,我会喷火,你再打我我就喷火烧你。”
“你来呀!我才不怕你呢!”芯瑜回答道。
“老师,她们打我……”淦淦一边喊一边看着芯瑜和歆雅。
“你就会叫老师,我们比赛啊!我看过《武士与龙》的故事,我会打败龙的很多方法。”芯瑜走到淦淦面前阻止他喊老师。
“比就比,我也会,子瑜,她们来挑战我们了,我们一起上!哼!”淦淦说到。
芯瑜和韵韵走到表演区,开始装扮自己,两人一个人穿武士的衣服,一个人戴武士的头库,没找到宝剑,到黑板前拿了直尺做宝剑,还拿了一个篓子做盾牌,三人开始玩起了“武士”与“龙”的游戏,在你来我往中,三人的气氛逐渐缓和,完全投入到游戏角色中。
分析:
1. 幼儿已有一定的故事储备,对表演活动非常感兴趣。在一日活动的互动中,幼儿能够自发开展游戏,也能够尝试用故事中的办法去解决问题,是对故事内涵的再现。
2. 会在同伴协商中发展以物代物的水平。幼儿缺少宝剑时选择了相似的长条形直尺进行替代,还选择了篓框来代替盾牌,而在表演过程中发现了问题,经过同伴的提议,还能灵活地选择动作来替代,展示出丰富的想象力。
调整:
鼓励幼儿加强合作,会使用替代材料进行创造性表演,增进孩子对活动的兴趣。我将孩子们表演的过程以及使用材料替代的情况以照片的形式和其他孩子分享,大家纷纷表示赞扬,从心理上支持和鼓励更多的孩子发挥创造力进行表演游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