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区级课题>>利用生态环境资源开展幼儿表演游戏的实践研究>>每月研究>>文章内容
(居)月登记表 游戏微视频点评 (2017.1)
发布时间:2017-01-2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居海燕

 

利用生态环境资源开展幼儿表演游戏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活动情况登记表
 

时间
2017年1月
地点
二楼会议室
参加对象
全体教师
主持人
居海燕
活动
形式
游戏微视频交流
研究的目的
(范围、方法)
1.    展示每位教师制作的游戏微视频,了解各班游戏开展情况和教师微视频制作水平。
2.    通过集体探讨,提高游戏视频质量,为其他班游戏提供参考。
 
一、分享交流微视频,集体提出优化建议。
要求:从大班到小班,每位老师依次播放自己制作的游戏微视频,其他老师对其游戏微视频提出优化或改进建议;结合其他教师的建议,梳理自己游戏微视频有待改进的地方。
二、梳理自己游戏微视频有待改进的地方,进行网络分享。
中二班   奚秋艳(739154537) 15:26:49
奚秋艳-微视频反馈:优点:背景音乐与整个故事完美契合。
建议:1.几张照片在同一个画面中出现时,照片之间要留有空隙,不要叠加,看不清。2.文字表达不清晰,要与内容一致。3.视频流程的完整性还需加强。4.视频中的背景图片要多样化、美观。5.视频播放前,可以通过录音介绍视频内容。
中二班顾婷嫣(623502330) 15:47:20
顾婷嫣微视频反馈意见:整个视频内容丰富,有系统性,从整个游戏的前期准备、家园合作、环境创设、游戏过程、游戏效果,家长参与感言等方面着手,较好地显示了游戏的趣味性,幼儿的自主性,家长的参与性,但在视频制作的技术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如:音乐与画面的匹配,专场效果,背景的选择等方面,同时还可以将游戏中教师的组织策略、组织方式等丰富到视频中去。
中三班 谢婧(婧婧老师)(731856140) 15:50:52
谢婧-微视频反馈:
优点:1.条理清晰,游戏的发生、发展能够完整地呈现出来。2.关注制作细节和效果,使用的音乐较为走心。3.视频开头封面与游戏主题相呼应,并增加了传统皮影戏的介绍,为后续的皮影游戏做好铺垫。
建议:1.视频结尾,视频向大家展现了一些皮影戏延伸进入区角的内容。教师可以将这部分内容再次延伸到幼儿对光影的探索,会更有意义。2.在观看皮影戏开展视频中,教师可以将幕后幼儿的游戏状态作为画中画同时出现在画面上,更全面地向大家展示幼儿的游戏的台前幕后。3.竖向拍摄的视频可以通过PPT进行转换制作后插入,就不会出现画面空的情况了。
中四班张君(小君老师)(645833252) 15:56:12
张君微视频反馈:技术角度基本到位,学习的内容都实用上了,建议:素材积累不够多,导致完整性有待提高,整个活动层次在视频展现不多,后期要继续跟踪,优化视频的完整性。
中一班 史文平(平平老师)(929353647) 16:00:20
史文平-微视频反馈    优点:1.建构的辅助材料能够利用家长资源,和孩子一起制作符合季节特点的菊花、一串红,让公园变的更美。2整个视频介绍由孩子配音。3.视频最后提及到组织建构游戏的关注点,可以给大家一定的启发。4.规划公园符合课程游戏化理念。建议:1.X5视频清晰度不够。2.建构组织时时间分配可以体现。3.照片满屏
中一班 周琳(琳琳老师)(1021794907) 16:13:31
周琳微视频反馈:优点:1.为让孩子更加熟悉故事,利用家长资源,在家进行亲子阅读。2.照片、视频过度自然,转场自然。3.照片、视频清晰满屏,视觉效果比较舒适。建议:1.当视频需播放声音时,背景音乐的声音还需要再调小一些,家长和孩子在家里的互动可以再丰富些。2.视频开头可以凸显故事主题,增加相对应的故事图片。
中二班   宋丹枫
宋丹枫微视频反馈:优点:1.整体视觉效果比较好,运用的模版也比较适宜。2.视频中插入动画片、动画片背景乐,画面显得更加生动。3.视频画质清晰,背景丰满,运用加框图片、视频以静显动。建议:1.游戏背景来源于幼儿和主题,结合课题一块可省略。2.视频中幼儿的讨论可以更加自主灵活些,一本正经地讨论显得死板。
大一班王宝秀(946966057) 8:32:23
王宝秀微视频反馈:道具非常有特色,从视频中可以看出水缸老师是花了心思的。建议:表演的道具可以在视频中多展示些,视频的转场、制作上可以在华丽些。
大一班王宝秀(946966057) 8:58:24
王宝秀微视频反馈:1.道具非常有特色,设计非常形象。2.在视频图片播放时,还伴有孩子的对话,再创编时作了铺垫。3.在材料准备上,利用了家长资源,让家长参与了表演服装的设计。4.孩子能自主布置场景,在遇到问题时没有回避,能及时商量解决问题。5.孩子在对话时声音清晰。建议:表演的道具可以在视频中多展示些,视频的转场、制作上可以在华丽些。
大二班史银华(437944740) 9:08:52
-史银华微视频反馈:优点:1.整个视频内容完整,有丰富经验、设计规划、小组合作、作品欣赏等方面,比如前期经验丰富方式多样,有图片欣赏,孩子去淹城参观的照片、视频等。2.设计规画有特色。先让孩子用积木模拟建构,再小组绘画规划图、场地选择等。3.视频中充分体现出大班孩子游戏中的合作、协商、交往。建议:1.游戏中用了大量的低结构材料,在微视频中可以体现这一块。2.最后完成的淹城遗址公园可以通过其他材料再进行装饰美化。
大三班洑建秋(371375202) 9:13:37
洑建秋微视频反馈:1.表演素材选材好,情节有冲突,孩子喜欢表演,在主题《我是中国娃》中能显民俗节的经典故事;2.制作模版非常漂亮,音乐与表演主题相符,能烘托气氛;3.场景制作和道具服装形象有特色;4.音乐有画面感,动作有戏剧感,建议:1.视频第一环节过渡时间太长,在文字后面可以插入相应图片或视频进行匹配;2.选取视频素材要有思考,比如可以选取妖精三变的每个瞬间;3.选取的照片要有代表性,在视频里呈现要全屏会更美观。
中四班王文姣(58273620) 9:38:56
王文姣微视频反馈:1.视频呈现的游戏过程全面,配送外卖的视频有效支撑了游戏的可持续发展。2.视频体现了游戏的自主性,幼儿自己创环境。3.视频旁边配文字解说,使得游戏内容一目了然。4.游戏亮点是游戏全园开展,后期有材料支撑更好。建议:1.有的时候模版未必是好的,可以用ppt呈现更直接。2.同一主题下的游戏照片、视频可以共享,丰富游戏的情节。3.拓展开的游戏后期要有资料支撑,平时要做抓拍孩子游戏的精彩瞬间。
小二班谢金(502907558) 10:04:51
谢金微视频反馈:优点:1.整个视频思路清晰,结合本班表演游戏的开展而制作,并紧跟课题游戏化。2.视频背景色调变化协调,清爽美观。建议:1.孩子的表演游戏过程时间过长可以适当加速播放。2.视频前加一个封面。3.游戏时可以加上场景并与角色游戏和建构游戏相融合,下阶段创设售票处小影院场景,建构区建构游戏场景,让孩子更快乐的融入到游戏中!4.视频中可以加入游戏材料准备过程时的照片或视频,使整个游戏更加完整!
大四班 赵红霞(793491324) 10:07:44
赵红霞微视频反馈:1、老师前期收集了很多视频材料,所以整个视频完整性比较好。2、音乐的选择和视频比较贴切。3、字体比较醒目,清楚,视频中专场效果运用得比较好。建议1、材料的分类呈现得具体些,放在游戏开始前。2、采菱好声音游戏需要继续深入挖掘,增添舞蹈表演、唱歌。
小一班 倪芳(824922423) 10:11:02
倪芳微视频反馈:1.结合小班幼儿的身心需要,创设大环境、收集材料。2.每个环节清楚,家园收集材料是亮点,家长和孩子有语言的互动。3.不光有幼儿的录音,还有老师的录音,反应出老师的思考和反思。4.游戏是有层次的,可以看到游戏的不断深入的发展。调整:1.视频满屏问题,不要有黑幕。2.拍摄避免晃动。3.引导幼儿外出游玩时穿高跟鞋,减少穿的时间。
小三班景小卫(386426513) 10:27:34
景小卫视频反馈:1.整个视频思路非常清晰,表演游戏的环节完整展示出来了,有自己的思考。2.重难点突出,难点前置,比如游戏环节中学说对话。3.现场表演家长和孩子都比较开心,投入,游戏氛围灵动。建议:1.视频技术要多摸索,有待提高,比如画面中的转场,画中画等手段用起来,使得视频更有价值。2.画面中文字有点多,最好能配上孩子或老师的录音,效果会更丰富。
小三班吴丹<czwudan@{域名已经过期}> 10:40:07
吴丹视频反馈:1.整个视频制作有自己的思考,思路清晰,字体大小适宜,视频中图片的展示就是剧本的展示。2.能抓拍到孩子们熟悉故事、学习表演动作的自然场景。3.能利用生态资源,联系到视频的制作。建议:结合其他生态资源将视频整合完整。
小四班顾雪华(857159681) 11:01:05
顾雪华微视频反馈:1.文字清晰,音乐与画面融合非常好。2.建构过程中体现孩子自主性,让孩子初步感知材料后再进行建构。3.能根据建构中出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有自己的思考。建议:1.建构中关注个体差异和层次性。2.小班建构主要发展围拢技能,在建构圆形房子时借用圆形呼啦圈等材料做支架,另外还可以增添点辅助材料。
中一班 周琳(琳琳老师)(1021794907) 11:12:22
季丽蓉微视频反馈:1.材料精简,后期通过教师的思考让幼儿再次玩游戏体验乐趣.2.自主装扮、收材料的过程体现幼儿的自主性。3.除了出示头饰之外道具的大环境也需要展示一下。4.音乐要处理一下,不要出现卡顿现象。5.要注重秋天的场景的适宜性,场景要和季节匹配。
 
通过游戏微视频交流,让教师进一步了解了各类游戏组织的基本步骤,知道好的游戏案例,要体现游戏的过程性,需要不断观察孩子,及时记录和留存孩子的变化资料,同时,分享交流也让教师看到各自信息技术方面的差异,激励教师不断摸索,提高会声会影制作的水平。
 
              填表人   居海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天宁区雕庄中心幼儿园    苏ICP备05086717号-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