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区级课题>>利用生态环境资源开展幼儿表演游戏的实践研究>>计划总结>>文章内容
《利用生态环境资源开展幼儿表演游戏的实践研究》阶段小结3
发布时间:2018-09-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顾婷嫣

 

《利用生态环境资源开展幼儿表演游戏的实践研究》
——阶段小结(2017.9——2018.1)
常州市雕庄中心幼儿园·采菱园 顾婷嫣
本学期的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将引导教师开展基于游戏现场的儿童行为观察和案例背景下的真实研究,从研究教师的游戏组织策略转向研究如何为幼儿游戏提供适宜的空间、环境和材料。继续注重教师理论的提升,整理相关资料,为下学期课题结题做好准备。
一、挖掘乡土资源,户外游戏环境再优化。
优化游戏环境是本学期课题研究工作的重头。首先,学习培训转观念,学习王海英教授的讲座《儿童本位的区域环境设计与教师支持策略》和《0——8岁儿童学习环境的创设》、《幼儿园游戏指导》,大家在谈感悟中找差距,逐渐形成崇尚自然生态理念和人本主义思想的环境改造观。其次,观摩名园获启发,安吉环境的综合性、宿迁环境的简易性中获取灵感,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对园内游戏环境进行再优化。再次,资源挖掘总动员,全园教职工走进周边拆迁村,收集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各班老师积极发动家长收集相关游戏材料,一些生活类家用材料、建筑类材料、自然类材料……被挖掘出来,经过老师和保育员的清洗消毒、修缮维护、创意组合,不仅成为园内的一道道风景,更是孩子念念不忘的游戏玩具。游戏环境增亮点。户外游戏环境新增“敲敲打打音乐墙”、“锅碗瓢盆野营区”、 “木屋帐篷休闲区”。丰富后的户外环境,更具有生命的气息,更多的包容多样化的资源,更有利于幼儿开展运动、观察、种植、探索、扮演、操作等多种活动,并给幼儿带来丰富多彩的经验。
二、静心游戏观察,记录解读重分享。
观察和理解儿童是教育工作的起点。“科学观察——正确解读——有效支持”是教师与幼儿日常互动中应有的专业行为。针对园内教师观察能力不足的弱项,我们的做法有,专家培训抓问题,暑期培训中,我园邀请了常州银河幼儿园徐志国副园长来园给教师做培训讲座《课程游戏化:幼儿教育“专业”在路上》,结合故事看“专业”的幼儿行为观察,从“观察”这个点引导教师理解观察的意义,学会更好地观察,把幼儿园课程做得更适合幼儿,从而提升儿童的游戏水平和生活质量。游戏观察勤分享,引导教师开展建构游戏方面的文献学习,保教配合实地观察游戏中的儿童,并利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下来,定期开展沙龙式“观察故事分享” ,如游戏观察分享,教师们从“材料准备”、“行为描述”、“分析调整”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享,一些新老师观察记录跟踪的持续性和价值点的捕捉还有待再次培训。老教师观察的点抓得相对准确些,能观察幼儿实际发生的行为及其情境,借助《指南》,尝试理解幼儿的行为,感受其变化和发展,让自己的教育策略更为有效。儿童故事看得见,我们还鼓励中大班的孩子用绘画的方式画出自己的儿童故事,以画、“写”、说的方式,以不同的表征视角、独特的表征符号自主回顾、整理、反思自己游戏的过程。孩子们的“哇时刻”,给教师们带来一个接一个的惊喜,让教师们体会到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也激发了教师们进一步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更好地促进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和发展。
四、开展园际联动,分享交流提能力。
本学期采菱园与娑罗巷幼儿园开展“表演游戏”园际联动,谢婧和居海燕的“三只小猪造房子”;胡双和仇艳华的“狼和小羊”;倪芳和羊竹倩的“三只小猪”有机会对外开放,全区共40多名教师来园观摩活动。参观老师用手机和摄像机拍摄游戏的过程,更有老师中午早早到来或者游戏观摩后去各班参观我们的班级游戏环境。通过园际联动平台,一方面为园内科研型教师提供展示的平台,将园内研究成果对外展示,另一方面在互动中也能发现我们有待努力的方向。如游戏要面向全体,所有孩子都来玩表演游戏,人多可以分组开展;讲评环节的有效有待进一步研究。我园的游戏多次参加比赛并获得奖项。濮建秋和王莉辅导的儿童情景剧《我爱我家》, “天宁区垃圾分类全民总动员——寻找宣传旗手”比赛中获得三等奖。顾婷嫣、羊竹倩辅导的儿童情景剧“三个和尚”参加区幼儿园表情景剧评比,获得二等奖
五、注重资料的积累,课题科研有成果。
在课题管理上,要求每位组员做到“我的研究我梳理,我的资料我上传”,每月有研究成果上传到课题网,为结题做准备。科研工作并与月考核挂钩,实践性教师和研究性教师,在科研分一块要有区别,每月没文字性研究材料上传到课题网的,月考核教科研一块分值就少,多做能做的分数高,拉开教师间的差距。本学期因为承办常州市两年一次的幼教年会,原计划中的“轶事记录撰写”没能按时完成,课题网页的维护也不够及时。但在年会中采菱园户外游戏和班级游戏环境,向三百位园长和骨干教师现场开放。省特教所的张晖副所长参观了采菱园班级区域游戏环境,对灵动的游戏环境给予肯定。年会承办,在全市幼教同仁面前,全方位展示了雕幼课程游戏化建设的成果,有特色更有成效。
本学期共汇总建构游戏案例20篇。教师善于总结,论文发表5篇,论文获奖3篇。
洑建秋老师撰写的论文《玩转表演游戏——生态理念下中班表演游戏的指导策略》发表在《好家长》2017年第573期。
顾婷嫣老师撰写的论文《以“彩虹色的花”为例,谈幼儿表演游戏中自主性的体现》发表在《课外语文》2017年第18期。
童武璞老师撰写的论文《开放的游戏空间,主动的探究游戏——以大班表演游戏“老鼠嫁女”为例》发表在《好家长》2017年571期。
居海燕老师撰写的论文《“五问策略”助推幼儿真游戏的开展》获常州市学前教育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2017年12月)
景小卫老师撰写的论文《基于生态理念下开展幼儿表演游戏的思考与实践》获常州市学前教育优秀论文评比三等奖(2017年12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天宁区雕庄中心幼儿园    苏ICP备05086717号-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