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星期五中午阮云姣老师带领生活课题组成员进行了一次课题研讨会议,会议内容根据进餐、饮水、午睡、盥洗、如厕等五个方面的自主性策略进行研讨。
组员们讨论五个方面哪些地方可以自主:
1.进餐:用餐环境,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座位,要看年龄段适配;选择用餐对象;可以选择雅座环境,比如楼梯洞、私密环境;早餐时间可以选择帐篷进行就餐;娃娃家可以进行午餐;幼儿可以自己布置用餐环境、比如桌布不用颜色;中班餐具可以进行选择,比如筷子、调羹,会使用筷子的可以选择筷子。
用餐整理:老师端重的饭菜、幼儿自主把碗筷放好;小班幼儿可以尝试餐后自主收放餐具;中班自主插牛奶袋,自主开饼干袋;时间上也可以自主,早晨来园时,饱的话可以先玩区角再吃点心;点心的品种要丰富,便于自主取餐;一周的点心饼干一周都发放到班级,这样每天的点心种类比较丰富。
2.饮水:饮水时间、地点自由选择;根据实际情况、实际差异喝水(运动、生病等)教师要鼓励幼儿多喝水;班级都要有记录板,如光盘,今天喝了多少水?
自主选择喝水容器:自己的保温杯、茶杯、不同款式的吸管;可以备一些姜片、红枣、柠檬、蜂蜜、陈皮等物品,结合季节和孩子的身体状况备茶水。(家长可自备)
3.午睡:选择喜欢的地点和床伴;给孩子带自己喜欢的床褥用品;带喜欢的玩偶陪睡(眼罩等);入睡前后自选音乐或者睡前故事;允许睡不着,早醒,安静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4.盥洗:准备不同款式味道的肥皂、洗手液;可以准备免洗洗手液,可水洗免洗洗手液等。
5.如厕:每个女孩都要擦屁股,厕纸换餐巾纸;男孩可站可蹲着小便。
最后,五个方面的个案整理,主要有关如厕、盥洗、午睡、饮水的个案观察以及一对一倾听。
通过本次教研会议,教师对午睡、盥洗、饮水、如厕、吃饭的自主性有进一步的了解。通过经验分享、思维导图,教师能更有效的关注幼儿生活活动方面的问题,进而进行干预、引导,使生活活动更加立足儿童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