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提出,要强化“师幼互动”,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学会倾听儿童,树立“儿童本位”的教育理念。本课题也一直关注在评价时儿童运动分享的重要性,而儿童海报,是幼儿运动分享的一种更高形式,将幼儿的表征进行系统的梳理,能帮助幼儿厘清自己的思维。因此,在3月31日,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关于“支持儿童创意主题连环画式的儿童海报”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两组三个流程:一,介绍小组研讨的主题式儿童海报、学习王海英教授的“儿童海报:基于儿童立场的主题墙变革”。首先各组学习研讨儿童海报的设计理念和思维脉络并交流各班初步的儿童海报,分享交流自己的学习感悟,然后全体成员集中多功能厅各级部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从主题脉络、活动主体、表现形式等层面进行深入交流,并做了精彩细致的分享。最后共同学习王海英教授的“儿童海报:基于儿童立场的主题墙变革”结束了本次教研活动。
儿童海报的创设过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本次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帮助老师从呈现方式、记录内容、制作过程三方面梳理了儿童海报的实践思路,明晰儿童海报的理念价值,更提高了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题的开展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尝试着将幼儿的表征进行海报式的梳理,来形成“我最爱玩的运动”、“我最喜欢的朋友”等儿童海报。